正在加载

边缘性人格障碍很聪明(边缘性人格障碍治愈后智商比一般人都高吗)

  • 作者: 良少
  • 来源: 投稿
  • 2023-08-02

大家好,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很聪明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治愈后智商比一般人都高*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自私吗

我不能代表所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但我敢肯定,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

我知道我个人总体上很自私。我不喜欢这样,也不想这样,所以我在努力。意识到这一点显然是改变自我的第一步,所以很多患有BPD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自私。出于某种原因,我一直都知道我是。这一直困扰着我,我很适应我自私的想法和行为。

如果我密切关注,我就能有意识地决定以无私的方式行事。但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这绝对需要我付出很大的努力,有时我甚至不在乎是否自私。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么是因为我的情绪太痛苦而不愿去担心它,要么是因为我正在经历一段完全没有感觉、对我来说什么都无所谓的时期。

虽然我很自私,但我也有能力成为一个慷慨大方的人。我也不认为我是唯一拥有截然相反的人格特征的人。我认为这在这种疾病中很常见。我还想说一点关于强烈的自我关注,自我中心和自私之间的区别。因为尽管我承认我的自私,但我相信很多看似自私的东西实际上是自我参与。

我完全鄙视我几乎完全的自我参与。我不想这样。但是,任何处于严重疼痛中的人,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会忍不住把注意力集中在疼痛上。

看起来我对定义过于挑剔了,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所以无论如何,我是一个边缘人,我也是一个正在进步的人。当我特别自私的时候,我会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我会试着以相反的方式行事。

我希望有人能简单地说:“从这一刻开始,我将不再是一个自私的人”,这真的会成功!我相信大多数“边缘人”固有的自私源于童年时期,那时没有负责任的成年人在身边(或愿意)保护我们免受伤害。我们得集中精力保护自己。我们认识到不能信任别人,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例如,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天晚上,我的父亲让我非常害怕,我偷偷拨打911求救。那时我才八岁。我告诉调度员我爸爸要杀了我,我真的相信会发生这种事。挂断电话后,我经历了两种矛盾的情绪。我感到如释重负,因为人们终于来帮助我了。我还因为向警方告发了我爸爸而感到内疚。

我决定告诉父母我打过电话,这样就不会是个完全的惊喜。说他们因为我做了那件事而生我的气是轻描淡写的。我惴惴不安地等待髑髅地的到来。似乎过了很久,终于有个*来了,按响了门铃。我爸爸走过去打开门,立刻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两秒钟前的人。

他告诉*,他的女儿只是在发脾气,他很抱歉我打扰了他们,但现在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我想走到门口说点什么,让*知道他在撒谎,但我妈妈阻止了我。他肯定会要求见我,跟我说说话的!但是没有,他只是说了一些关于自己有孩子的事,他理解了。然后他连看都没看一眼我的房子就走了。

我的心一沉,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生活中一个残酷的事实。

没有人能救你!没人会帮我。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除了我自己,我不能依赖任何人。对于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门很难学的课程!

BPD(边缘型人格障碍) 可以爱上别人吗

可以。

BPD(边缘型人格障碍)并没有情感障碍,所以是可以爱上别人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的存在是有争议的,有人否认这一障碍的存在,认为其不是人格障碍的亚型。

在我国,因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人格障碍没有这一亚型,所以一段时间内对此疾病的诊断出现困难,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情感障碍、精神*症、神经症等。

ICD-10、DSM-Ⅳ中认为存在这一诊断所代表的障碍,认为其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的冲动性的普遍模式,可有自伤行为,也可出现一过性的精神病性症状,而这种情况应该是在童年或青春期就开始的,不是成年以后才出现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高,尤其是与情感障碍有较高的伴发率,可高达50%。

BPD临床表现

在DSM-Ⅳ-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有4个方面的特征,即“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不稳定的情绪,不稳定的自我意象和明显的冲动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突出表现是人际关系、情绪、自我意象的不稳定和行为的冲动性,持久的空虚、孤独感及一些短暂的精神症状,这种所有的“不稳定表现”的“稳定不变”的模式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

1、难以控制的情绪

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情绪的不稳定表现在一方面体验到一种空虚和不安全感,缺乏自尊,另一方面有体验到一种与上述情况向对立的兴奋感和全能感。

在遭遇到应急*件时或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患者极易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紧张、焦虑、惊恐、绝望和愤怒。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处于一种慢性持久的空虚感和厌倦感中,感到忧心忡忡、悲观厌世,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常产生无助感、无望感和无价值感,生活缺乏实际的目标。

为了解除内心的空虚,患者不断的找事干,做事有始无终,一事无成。外在的反常活跃恰好反映了内在深深的孤独,这种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2、强烈又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特征为在极端理想化和过于贬低之间不断变化。BPD患者对他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围的人,当其需求得到满足时,便把对方理想成他的照顾者或朋友,很快要求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

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情绪反应,贬低、攻击或挖苦对方。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经常在极端亲密和极端对立之间快速变化。要么与人极好,要么与人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3、自我身份的识别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自我同一感形成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相互矛盾,处于一种“身份感延滞状态”。

4、冲动及自毁、*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控制情绪和耐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经常出现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情感爆发时可出现*攻击、自伤、*行为,有冲动性的酗酒、挥霍、*、药物滥用等。

BP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做事*蛇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做事往往没有预见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患者在行为过后往往又感到非常后悔。

5、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独

当面对分离、被拒绝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可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包括自我意象、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并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残自伤等来阻止被抛弃。

这种患者恐惧被抛弃,害怕孤独,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性行为和物质滥用来排遣空虚孤独感,需要时刻有人陪伴获得感情的慰藉。

6、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比较轻微,历时短暂,多发生在应*况下,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言语缺乏条理,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解体和非真实感,但现实检验能力相对完好。

也有一些患者出现牵连观念和分离症状,或短暂的或情境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在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有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愈后智商比一般人都高吗

这个还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病人数比较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而且导致患病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治愈后智商都高。不过这类患者中一部分人是特别敏感对外界要求过高导致的,而这些状况往往都是具有高智商的人具有的特点,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这部分情况的患者智商高的可能性会大些。

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解答你提出的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之前,我们先看什么是人格障碍,然后在说边缘性人格障碍,以及这种人格障碍的治疗。

第一,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人格、病态人格、人格异常等,临床心理学认为人格障碍就是指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了正常,使其形成了一贯地反映他这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的行为模式。他的行为模式比较明显的偏离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一般的认知方式,比如待人接物等,严重影响他的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他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他为此感到痛苦;人格障碍,通常是从童年期或者青少年期开始的,但青年期基本形成,并长期持续发展到成年或终生;但是一般而言,人格障碍患者没有智力方面的问题。但是社会适应*的行为模式比较难以矫正,仅有少数患者在成年以后可以在程度上有所改善。

第二,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

患者有一组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一是患者在人际关系中拼命努力以不被抛弃;二是患者的人际关系既热切又不稳定,常常不是把别人理想化,就是诋毁别人;三是患者的自我知觉与自我意象长期不稳定,对自己的认忽好忽坏;四是患者行为比较冲动,具有自我毁灭性,例如乱花钱、*、混乱的性关系;五是患者频繁做出*的姿态或者威胁,或者自伤;六是患者情绪嫉妒不稳定,例如短期内出现抑郁,比较容易激动、焦虑;七是患者持续地感到内心空虚,有严重的虚无感受;八是患者容易生气,对他人产生敌意,时常有愤怒情绪;九是在压力状况下,患者会变得偏执或自我分离倾向。

第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

坦率地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也是长期的,但也不是不可以矫治;边缘性人格障碍多数不会主动要求治疗,需要强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户外心理咨询;我在大学做师生的心理咨询时,就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不是主动来做心理咨询的,一般都是学生辅导员或者学院领导让他们来的,而且他们也否认自己有问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不会积极配合。

对于人格障碍治疗的原则,现在无论是精神病学,还是临床心理学都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齐下的方式;药物治疗主要缓解症状、调节情绪;心理咨询主要是改善来访者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状况、矫正*行为。

可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众多的人障碍类型中是比较特殊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认为是品行不端的人,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喜欢和同情他们,因为他们经常表现出多重人格障碍,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身份,情绪不稳定,行为不端,又非常自恋。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对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具有各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边缘性质特点,以情绪不稳、人际关系波动和自我同一性混乱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ICD–10则把人格障碍中的”边缘型”作为”情绪不稳性人格障碍”的亚型。

情绪不稳指的是情绪转换无常,行为常常具有明显冲动性,可出现自我伤害的企图,也可出现*行为。

人际关系波动指的是在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出现的对原有人际关系的动摇。

自我同一性混乱指的是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整合和协调一致的*,对自己本质特征以及观念、行为等一生中重要方面前后一致意识的*。

因此边缘性人格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一种,须前往省级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由医生进行诊断。

由于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任何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患者遭受痛苦或使人遭受痛苦,给个人与社会带来*影响。

边缘性人格障碍,有一个突出的倾向,即行为不计后果,伴有情感不稳定,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常常模糊不清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的自我同一性,存在持续的空虚感,人际关系两个极端,要么极好,要么极坏,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伴随一连串的*威胁或者自伤的行为。

人格障碍治疗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1、药物治疗,情绪不稳可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应用一些心境稳定剂;焦虑者可少量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建议长期应用。

2、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习惯,但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不会主动求治。

3、教育和训练,行为矫正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总体而言,幼年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

边缘性人格障碍,反应出的是知情形意的不稳,主要是认知不稳、情绪的波动大、行为波动大的情况,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对爱的无度索求。基本特征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

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容易让自己情绪所影响和控制,

谢谢平台邀请,题主您好

我是心理系研究生,主攻睡眠方向!

边缘性人格障碍它会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的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持续的自我印象的不稳定、持续的适应环境的困难。

所以它会带来的是非常多的紊乱,可能这紊乱里面也会表现为药物的乱用,或者有伤害自己的行为,然后严重的时候可以有一些精神病性症状,就是怀疑、敏感,这一类我们说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当然所有的人格障碍它起病都是比较早的,18岁之前就开始出现的,而不是成年以后出现的。

符合下列五条或以上。

①极度地努力避免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被抛弃。

②不稳定的、激烈的人际关系模式,具有极度理想化和极度贬低对方,在两者间摇摆的特征。

③认同混乱: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自我感受。

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潜在的自我损伤冲动。

⑤重复的*行为、*姿态、*恐吓或自残行为。

⑥由于显著的心境不稳导致的情感不稳定。

⑦慢性的虚无情感。

⑧强烈的另人生厌的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

⑨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简单来说,就是情绪自控力低下,低下到它符合临床诊断上的标准,于是就变成了病。一般情况下,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遇到情绪触发事件后,很难平复下来,最终导致一个冲动的结果,这种障碍还有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你试图来控制这种情绪的时候,往往也容易采取极端的行为,有些人为了克制自己,会自残,通过自残的方式来提醒自己。

这类人有一些明显的行为表现,比如:

到目前为止,边缘性人格障碍并没有明确的产生原因,即使是科学家,也普遍认为这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和脑功能所导致的问题。这意味着它可能很难被确诊和治疗,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傻,正常的时候,比正常人还正常,只是,这种不能太*他们,他们自己也应该避免被*。

边缘性人格

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很聪明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