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谈自己的面相「相术书籍」
- 作者: 茂旭
- 来源: 投稿
- 2023-01-19
相术书籍?
算命看相古已有之,古代也有很多集大成的相学*留下的相书,是历代相士所学习的相术教科书。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几部的古代相学既大名著,希望大家喜欢,《太清神鉴》,《月波洞中记》,《玉管照神局》,《人伦大统赋》。
这些书仅供参考,唯物或唯心,请君自选择。
看相也是贯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门学问,到现在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市场。父亲虽然很少公开给别人看相,但是历史上的各种相书,无论什么派别的,他都研究过,而且会运用“*相法”“紫微”和“子平”等各种相法。识人相面之书不可胜数,而父亲只对其中两本书颇为推崇。
一本是曾国藩的《冰鉴》。该*载了曾国藩自己识人的各种技巧,提出“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寿天看脚踵;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曾国藩的这几句总结,深得父亲之心。父亲认为这些话很有道理,而且比较科学。因为看相是古代的形名之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研究人的科学。另一本是曹魏时刘邵的《人物志》。父亲说,这部书比起国外的“人物管理”和“职业分类”等学问要高明许多。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识人看相的学问时,父亲就会要求学生去读《冰鉴》和《人物志》。
看相虽也被列入“旁门左道”,但父亲不轻易地把它斥为迷信,而是认真地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对于看相,父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和方法,并且在平常的处事待人中,经常加以运用。
父亲相人,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个人的长相,二是个人的举止仪态,包括衣着边幅。一个人的长相是天生的,无从改变。而举止仪态则不同,是后天形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很多人,包括一些官员,对举止仪态似乎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父亲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很注意的一个细节。父亲出生于*时期,从小接受的教育学间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的,这些礼仪经过几代人的*,已经逐渐消失了,到了今天,几乎荡然无存。普通人的举止仪态,或许不算是大事,但是在官员身上,它的影响就大了。现在传媒高度发达,公众人物的所有细节,无时无刻不暴露在民众面前,无所遁形。这时,一个人的举止仪态,更能清晰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
帝王将相有他们的相,平民布衣也有自己的相。父亲既给别人看相,作为一介草民,也被人看过相。父亲小时候就被一个相士看过相,这在前文已经提及。后来,父亲老了,也有人给他看过相。大家都说父亲的相很好,给他zui普遍的评价是“仙风道骨”。
父亲个头不高,体重不足一百斤,是一个瘦小的老头。但是当你站在他面前时,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父亲不怒自威,身上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同时,父亲慈眉善目,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虽然面相是先天形成的,但父亲的仪容仪表,同他一生修禅学道也有很大关系。港台一些有名的相士,还有父亲的学生中懂相法的人,都给他看过相。父亲听了他们的论断,一笑置之。在他看来,真正的相法,眉毛、鼻子、眼睛都不看的,主要是看这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条理。
《父亲南怀瑾》
什么叫形神兼备?中华相术起源先秦,成形于秦汉,中国di一女相师许负就提出了“形神共参”的理念。形就是外表,包括人的面相、手相、骨相、痣相等等;神就是一个人透露给外界的气质、气场,也就是人的精神面貌,古人常讲:表形易断,神气难测。祖爷说过:真正的高人,你从他身边走过,根本不用看什么面相、手相,你的吉凶祸福、穷通夭寿,他都了然于胸,一个人的行、走、坐、卧,一举一动,处处透露着吉凶。传说当年李鸿章带着三个人去曾国藩府上求职,正巧赶上曾国藩在院中散步,那三个人往那里一站,还没来得及说话,曾国藩只瞟了一眼,就对李鸿章说:“靠左的人可小用;中间的人不可用;靠右的人可重用。”曾国藩只看了他们的站姿和眼神,就下了定论,后来历史印证了曾国藩的论断,靠右的那个人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di一巡抚——刘铭传。曾国藩死前,把自己对相术的研究整理成一部书——《冰鉴》,也就是现在徐怀近等人学习的教材。——《我是个算命先生(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