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贾宝玉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原文?)

  • 作者: 小策
  • 来源: 神策网
  • 2022-11-04 02:04

   闲聊#红楼梦# 3

其实,偶然会觉得,二宝黛三人,有很多奇妙的融合。像三个等面积重叠的三圆。

贾宝玉,是林黛玉的性格+薛宝钗的长相。尤其是薛宝钗的长相。二宝长相相似,这种感觉常有。10版,宝玉和王熙凤有点像,后来才知道,王熙凤演员原本是海选出来的薛宝钗第一人选。奇妙~宝黛性格相似,可能我说的牵强了些。性格不像容貌,可以凭文字和眼睛看。但是,二人性格相融,是知己,从而可以判断一二。

宝钗和黛玉的相似点,在“良辰美景奈何天”那段有些体现。不排除只是宝钗不想措辞伤人,才有的这份剖白。她知道出处是《西厢记》,说明她读过,大概当年也读得津津有味,或者并不喜欢,只是记性好记得些好词句。她用自己的经历,对林黛玉进行了一些推己及人的教导。她自然是处于好心。但是要应该还在于,从这个性情直率活动却容易伤感的小妹妹身上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吧。人与人的经历,总会有些相似的。至于算同病相怜,还是同道中人,要看具体情况具体人。

宝钗和宝玉最大的相似点,其实,非常明显。就是,二人对所有人男男女女姐姐妹妹都很好。其实,如果可以做到不受cp脑渣男渣女的相关思维干扰,再去看,会发现,宝钗宝玉都是典型的暖男暖女。
只不过贾宝玉有年龄和性别优势,读者似乎不怎么因此骂他。但宝钗容易被骂,也许是因为,读者对人性持消极观念,觉得薛宝钗不可能是真心的。毕竟世间,本来也是真心难求。

宝玉和宝钗这类人,在现实中碰到,绝对是朋友的首选。宝钗和黛玉则是也许会引来不同感觉的崇拜之情,宝玉和黛玉大概是会让人感觉羡慕与遗憾。

贾宝玉的性格特点(贾宝玉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原文?)

贾宝玉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原文?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是作者所大力肯定的人物。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

   

   他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促使他一步步走向叛逆的主要原因。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

   

   

   

   扩展资料

   

   贾宝玉是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

   

   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

   

   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

   

   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

   

   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