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的意思(祭奠与祭拜的区别?)
- 作者: 小策
- 来源: 神策网
- 2022-11-04 02:25
今天是清明节,天上雨纷纷,路上人攘攘。很多人都要回家扫墓、上坟烧纸,祭奠去世的亲人。
在山西平定方言中,称呼一个人去世,无论关系远近,都说“殁”。
“铁蛋他大夜来殁了,咱们几个携跟上去他家看看吧。”
“人都殁了,说甚都不顶用了。”
“老王殁了好几年了,你才知道?”
殁,普通话读如mò,在晋语中,“殁”读me,入声,声调急促且短,干巴利索,一发即收,绝无余音。
“殁”是一个很古老的词,“死”是其本义,《广雅·释诂四》:“殁,终也。”
“殁”,最早用例见于先秦文献,如战国时期屈原《楚辞》:“伯乐既殁,骥焉程兮。”
“殁”表示死来源于“没”。
“没”有两个读音:méi和mò。
读méi时,表示否定,意思是没有、无、未曾等,比如:“还没到开资的日子,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了。”
读“mò”时,本义为沉没水中。《说文解字》云:“没,沉也。”
《庄子·列御寇》中有这么一句话:“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
这句话大意是,黄河边有个贫苦人家,靠编织苇箔糊口。一天,这家人家的儿子,潜入河水深处,得到一颗价值千金的珍珠。
又如苏轼《日喻》:“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意思是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
由沉没水中、潜于水中,渐渐引申出了“没水而死”这个意思。
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就是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孔雀东南飞》,诗前序文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
古人用“沉没”比喻“死亡”,在古籍文献中屡见不鲜,如《论语·子罕》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又如曹操《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不幸早没。”
《墨子·明鬼下》中也有这样一句话:“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
这里的“没”,都是死亡的委婉说法。
后来把三点水这个偏旁改为歹旁,亦作“殁”,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其身未殁,诸侯倍叛。”
歹,本作“歺”,音è,《说文解字》:“歺,列骨之残也。” 意思是说,歺就是有裂缝的残骨,显然是与死亡有关。
再后来,隶书变作“歹”,读如dǎi。
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市井之中,都有人分三六九等之说,而且死后还有崩、薨、卒、死之别。
《礼记·曲礼》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死”,除了指平民百姓的死亡外,还有小孩子死亡的意思,《周礼·天官》云:“少曰死,老曰终。”
此外,“死”还有“小人”死的意思,《礼·檀弓》云:“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现代人去世通常不说“死”,而是说“殁了”,除了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外,大概也有对君子、小人之别的忌讳吧。
殁,作为“死亡”的委婉说法,不仅存在于晋语当中,在其他方言中,如官话,也延续数千年,成为一个古老而雅致、极具生命力的词汇。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清明祭奠英烈# #阳泉头条#
祭奠与祭拜的区别?
1、类型不同:
祭奠属于一种悼念仪式,是专门为死去的人举行的,这表达了中华传统所注重的慎终追远,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一种孝文化。
祭拜属于一种信仰活动,之所以能产生这种信仰活动是因为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
2、对象不同:
祭奠的对象是逝者,在悼念仪式进行的过程中,人们会向死者贡献祭品,以此来表达出自己的尊敬之意。
祭拜的对象是祖先或神灵,在祭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都会进贡上香,叩拜行礼,并且在祭品方面还有一定的规范。

3、目的不同:
祭奠的目的是表示对过去的人或事情的一种缅怀或者思过。祭奠一般会在逝者的忌日、大年三十、清明节等时间举行。
祭拜的目的表达自己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并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