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与陶渊明有关(重阳节为何赏菊?与陶渊明的诗文传承有关)

  • 作者: 雄嘉
  • 来源: 投稿
  • 2023-06-25

摘要:

重阳节赏菊与陶渊明的诗文传承密不可分。本文从历史、文学、文化和艺术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详细阐述。在历史上,重阳节的起源与菊花传说密切相关;在文学上,陶渊明的才华也使得菊花在诗词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文化上,赏菊成为一种传统习俗和文化符号;在艺术上,菊花也成为了一种绘画和装饰艺术的主题。此外,本文还讨论了重阳节赏菊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历史

1、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重九”“踏秋”“祭祖节”等不同的称呼。这一节日最初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据《左传》“襄二年”,宋公子商将楚圆舞流传到宋国,宋襄公十一年重阳节,宋亡于乱(公元前684-公元前680年)。后来正统时期,又将其作为祭祖的节日来庆祝,直到唐代才成为国家法定节日。重阳节和谷雨、寒食、端午、中秋、清明、灶君诞、腊八等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八大节日之一。

2、菊花传说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有一则著名的菊花传说。相传唐朝时,有一位喜好菊花的文人,曾遇一老人送一把刚开的菊花,老人对他说:“菊花生后不多日,便独露其芳,以此物赠君子者,意在告之,君子当效其志,勉行其道。故孔子曰:‘君子不器’,菊之君子也。”因此,菊花也就成为了君子之花。此后,赏菊便开始流传,并逐渐成为了一种重阳节的传统。

3、关于菊花

菊花是一种落叶灌木,属菊科,它的叶子厚重而富有光泽,并且具有药用价值。古时,在饮食和医学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二、文学

1、陶渊明的诗词

陶渊明是一个著名的古代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在诗歌、散文、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地位。陶渊明的诗词中常常有关于菊花的描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菊花》这一篇。这篇诗中,陶渊明以独特而深刻的方式刻画了菊花的人格,写出了他对君子品格和生活态度的理解。

2、其他文学作品

除了陶渊明的诗词外,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很多与菊花相关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例如,唐代张继在《菊花》一篇中,写道:晚风拂槛衣翩翩,忆得西园草色闲。独有菊花静室夜,一盏清香冷笛间。这篇诗描写了一个寂静的秋夜,稀落的鸟声和枯黄的草木,而最终的落笔之处却是菊花的清香与凄美。

三、文化

1、重阳节赏菊的意义

重阳节赏菊是一种传统习俗,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首先,菊花象征着品格高尚,代表着君子的气度和风范;其次,菊花开在深秋,正是一年的收获时节,代表着丰收和收获的喜悦;最后,菊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稳固,不畏寒冷,不畏风雨,代表着坚强不屈和精神不挠。

2、重阳节赏菊的演化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化成为文化习俗。例如,唐朝时期的作家韩愈,在《唐故太常少卿崔公墓志铭》中曾描写了当时的重阳节赏菊活动:“天子喜菊,上林九日开,群臣竞献。宫人英菊三,于九日佩之。”这说明,当时的赏菊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众人竞献、为权贵献花的活动。

四、艺术

1、菊花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绘画中,菊花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绘画主题。宋代以前,菊花主要被用来装饰屏风和石柱等建筑物,形成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菊花造型。到了元代和明代,它成为了一种*的花鸟画题材,大量的画作为人们所称道。如朱耷的《菊花图》、文徵明的《迎秋菊》等都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佳作。

2、菊花的装饰艺术

菊花的装饰艺术是随着赏菊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用菊花来装饰房屋、家具和银器等。明代以后,赏菊成了一个大型的宫廷活动,那些贵族和官员们会在家里布置菊花,用菊花来展现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身份地位。

五、总结

重阳节赏菊与陶渊明的诗文传承有关密不可分。从历史、文学、文化和艺术四个方面来看,菊花都是一个充满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符号。重阳节赏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